两会最走心提案不是就业不是养老是姚明提的事关青少年健康!

2025-05-26 14:20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教育报】【红星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自从2024年10月姚明卸任篮协主席后,他就逐渐淡出了公众视线岁,正值中年却告别了篮球事业的重要岗位,这对他的职业生涯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他提出的关于青少年发展的建议,赢得了众多家长的赞赏:“姚明真是说到了我们心坎里。”

  人民大会堂前人潮涌动,但对姚明而言,他那引人注目的身高让他无论如何也无法低调。

  尽管双方身高差距明显,采访话筒几乎够不着姚明的嘴边,但大多数记者依然坚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的孩子从小接触电子产品,不少孩子沉迷于电视和手机,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还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已经变成了“网瘾少年”,不再认真学习,只想当网红。

  他认为体育可以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各行各业的民间组织也可以跨国合作,推动青少年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2024年,姚基金向河北赞皇县多所乡村学校捐赠了价值超百万元的体育器材包;

  更重要的是,篮球成为这些乡村孩子的“精神跳板”,去年该县有6名特长生凭借篮球考进了重点中学。

  据姚明在这次两会上所说,这些美国孩子至今对中国保持友好态度,并希望未来能再次交流。

  在2020年的两会中,姚明提出学校应通过竞赛活动增加青少年的体育参与度。

  他还主张体育课程应与人格教育相结合,在训练体能的同时育人,提倡培养“有文化的运动员”。

  姚明反对孩子过早专业化运动,建议多尝试几个项目,最终选到最适合自己的。

  姚明这种将体能和育人结合的提议,打破了人们对运动员“只重视竞技”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