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体育科技专家谈 吴胜涛:科技赋能共绘山城体育新画卷

2025-06-09 15:59

  

重庆体育科技专家谈 吴胜涛:科技赋能共绘山城体育新画卷

  本期《重庆体育科技专家谈系列报道》有幸邀请到长江师范学院教授、重庆市体育局首批体育科技专家吴胜涛。他以深厚的体育社会学与民族体育学功底,为重庆高质量推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市建设贡献智慧。吴教授从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化传承、校园足球的根基筑牢、城乡体育文化的融合,到体育社会学在全民健身中的深层价值,描绘了一幅山城体育美好未来图景。

  吴胜涛教授是“竹马球”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推动者,其编导的竹马球表演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屡获殊荣。

  竹马球起源于武陵山区土家先民赶野猪的习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结晶,集参与性、观赏性、健身性于一体。吴胜涛强调,应秉持“美美与共”的理念,通过艺术化编排,将竹马球融入课程,使其在全民健身中焕发活力,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吴胜涛凭借“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下的校园足球教育改革研究”获得全国会认可。

  吴胜涛指出,校园足球发展需七大要素:强化组织领导、聚焦立德树人、立足基础普及、构建体教协作机制、实施科学管理、完善竞赛体系,并加强校园宣传,以兴趣为导向,为全民健身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体育文化生活也随之变化。吴胜涛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为例,通过举办花样农事、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引导农民参与体育锻炼,丰富其业余生活,促进社区融合。

  吴胜涛强调,需持续优化体育设施,增加城乡体育空间,助力新市民融入城市体育生活,实现全民健身的均衡发展。

  吴胜涛认为,体育社会学在全民健身中扮演着智库和推手角色,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社会动员和效果评估三方面。它能通过研究社会需求与障碍,为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组织群众活动激发参与热情,形成良好氛围;并通过效果评估,为全民健身的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展望未来,吴胜涛指出,重庆体育应以智慧化、融合化、精准化为核心,运用科技手段破解山地城市健身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并强化体卫协同与区域联动。他提出五大重点关注方向:

  一、智慧化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升级。高效利用“两江四岸”“山城步道”等特色空间,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场地智慧化改造,构建“10分钟健身圈”。

  二、深化体卫融合与科学健身服务。建立体育与卫健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探索“运动处方门诊”,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并开发AI健身助手普及科学健身知识。

  三、体育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与成渝协同。依托西部科学城,发展智能体育装备研发,推动“数字渝动”战略,探索5G+VR应用,并与四川共建赛事IP、共享资源,实现成渝体育大数据协同。

  四、重点人群精准服务与青少年体育促进。落实“双减”政策,保障学生体育活动时间,通过运动干预防控青少年健康问题;支持老年健身组织发展,设计适老化设备;完善残疾人运动设施无障碍改造。

  五、构建数字化治理与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重庆体育大数据中心,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反监管,建立高危项目智能预警系统,完善运动伤害急救网络,并持续开展反教育。